2024/03/19

儲錢新手攻略:如何有效用虛擬銀行存款優惠 + 儲蓄型人壽保險𢲷盡!

本文已發佈逾3 年,除非文中有標注更新,否則內含的資訊有可能不合時宜,敬請注意!

很多所謂教人優惠理財甚麼的Blog、短片視頻教學,主要還是零零碎碎的把銀行、證券行甚至保險公司等的儲蓄、投資、金融服務機構的小恩小惠一次性、投機式的𢲷著數羊毛的玩法,迎新期、優惠期過後咯,利息也好、回贈也罷、還有手續費佣金減免之類的都慢慢消失,很多時間中長線來計算(而且用戶又不主動管理)的話,收穫實在不大。

公司坐旁邊的同事,算是理財新手,一直都是把錢交給母親大人處理「幫忙儲蓄,以忙亂花」,而同事的母親大人只是把錢放到大銀行的活期港幣戶口。先前有一段時間失業,所以才想調整一下自己的理財習慣,慢慢地pickup自己的財務狀況(呵,長大了呵!?),才發現大銀行的港幣活期存款的利息,注定會輸給通脹的小數點前是零的活期利率,幾乎崩潰,於是向肥叔叔求對策。

新手同事是那種不想煩(誰想)、不想看細節條款計數甚至用excel的創意型(咦,我也自稱創意型,不過……我會用excel)。問過了一些基本的概念和財務現況之類,加上相對熟稔,對日常生活、習慣、喜好和性格等也有多少了解,所以提供了一些建議。

新手同事主要是為日後退休作打算,也因為曾失業一段時間,所以也有中短期突發需要的憂心。同事已經交出來的資金在「不是活的」活期繼續由母親大人托管著,也就是可以動用的本金不多,加上沒啥投資經驗,所以先從比較保守的方式開始,以現職每個月的薪水調撥出來。

說起來很老土,不過做事還是有個目標甚麼的比較容易。這裡的目標就是「在不想太多學習的情況下,可以慢慢地集成退休的資本,同時可以在中短期內,有一筆可以自己掌控的資金去應付突發需要」

設好了目標,個人覺得是不用寫成大字報貼牆或者去紋身店紋在額頭上去提醒自己的,有腦去記住就可。腦殘、智力有問題的沒有記憶和理解能力,則請另找專業人士協助。

以追求高回報的策略不同,新手同事對風險的容忍度不高,也不想學,所以建議先採取比較保守的方式作好較長期的安排,以「保證回報」比例較高的儲蓄型人壽保險為基礎,中期目標為五至十年,保守地累積資本。

其實最重要的是調整第一個心態:反正出糧發薪都有心癮想要消費,有云「財散人安樂」嘛。重點只是有錢身痕要消費駛錢,本質上就是「把錢花掉」,那買玩具、吃大餐和買(供款)保險/股票/基金等的投資都算是「把錢花掉」,那不如把其中一部份用來會自行繁殖的錢(理財投資)好。

這是肥叔叔在n年前領到有第一份五位數月薪薪水時發現的一個神奇的想法。

儲蓄型人壽

這種保險嘛,不少網上評論都說是「呃人」、「大保險公司的騙局」,多問原來都是中了美女俊男保險銷售從業員的技巧,沒有多關注自己本身財務狀況和能力,也沒有特別注意保險計劃的條款,就簽下了「最抵最優惠」的計劃,月入一萬五卻買了一份月供一萬三的計劃。然後多供幾個月才發現,錢都全花在上面,結果在未過文件上面的退保期就中斷供款退保,把已經供款的錢都被作為「100%提前退保手續費」沒收。

但是如果多了解,不怕再向保險代理質詢,使代理幫忙,儲蓄型人壽保險還是一個比活期和定期存款吸引的儲蓄方式,能夠打平甚至勉強跑得贏通脹,已經很好。重點是,保單的供款計劃,也就是供款金額和供款方式都是你可以承受的。

可以承受的供款計劃是甚麼一回事呢?就是假設每年一次供款11,844元的儲蓄保險,可以選用每個月供款,保費是1,006.38元,那要選每年供款還是每個月供款呢?其實你還可以問有沒有可能每半年、每季三個月一次供款,再視乎自己的消費模式是否可以配合了。

首先就先好好地觀察自己的消費習慣,以每星期為單位,然後一年為單位,先由薪水開始,像家用、衣住行、吃玩樂的消費等都粗略估算一下,擠一擠看看有甚麼地方可以每個月有幾百一千開始去月供的方式實施理財作戰。

保險代理本身就是要為客戶去計算和保險產品中訂製保險計劃,不行的叫他們去找師傅,打上後勤中心去弄出個可以承受的計劃。他們要收佣金,就當然要他們為自己做事,使他們對得起那筆佣金嘛。

以市場上的一款儲蓄型人壽保險的保費資料作假設:

每年供款(每年1次)/全年 $11854.07/每月 $987.84

每月供款(每年12次)/全年 $12086.88/每月 $1007.24

某某人壽的儲蓄人壽保險,傳說中叫101 plan,即實際上是以「儲蓄」為目標的理財計劃,包在「人壽保險」的殼外面,所謂的「保費」其實也是用來「儲蓄」,只有小部份是人壽的部份。

那儲蓄保險是一炮過付錢供款,然後就「存」在保險公司的話,哪關虛擬銀行甚麼事?

活用虛擬銀行存款優惠

剛才就提過,保險很多時都有每年、每半年、每季和每個月的供款方式,通常每年供款的「折扣」是最高的,或者逆向思維,供款次數越多就最貴,所以如果可以的話,供款次數越少就越好。

那如果是每年供款的話,肥叔叔就建議在定期存款的利息較高的虛擬銀行開個戶口,那就可以再選每三個月或每半年供款一次,在期間賺取定期三個月的定期存款的利息可以續期最多兩三次,每次續期時再配合新加入的資金和利息形式複利率,在每年供款時就可以享有「供款折扣」和存款利息了。

以前述的保單為例。

保單的設計是每年供款總額大約12,000港元左右,連續供款三年再等額外兩年「保障期」(好歹也是份人壽保險嘛),共五年後期滿就可以獲得40,000元的收益。

如果選擇每月供款,保費金額是$1,007.42,乘以一年12個月,全年保費與保費徵費總額就是$12,086.88。保險公司亦有提供每年一次供款選項,如果保費一次過繳交,保費金額連同保費徵費將會是$11,854.07,平平均每個月都不用1,000元。如果採用定期存款方式,好好打理整個存款策略,再假設存款利率將於未來一年不變,最高可以賺取兼省下大約港幣290元的差額。

一年是$290、3年就是$870。當然,存款利率銀行優惠等等都會有所變動,我當打個五折,除以二好了,三年內也可以省下四百多元,這可是疫情之前,香港快運的一張單程香港~大阪機票耶!(不管出發/到達時間的話)

所以呢,虛擬銀行存款優惠加儲蓄型人壽保險去儲錢這個想法,「有得諗喎!」

「諗乜鬼,做啦!」

「不過都係要等抽iBond筆錢退返返嚟先…」

「哦っ。」

流水式定存作戰文字版攻略

假設每個月30號出糧發薪,從薪水中抽出$1,007.24,以每個月一日開始鈙做三個月嘅定期存款──第一期是11月1號開始,在第二年1月31號結束。第二期12月1號開始定存,在明年2月28號完結,然後1月1號的定存,結束日為是3月31號。

儲蓄保險每月供款vs每年
供款,在高息定期下的神奇效應!

到第四個月,也就是第二年的2月1號,除了有原本在2月1日就已經預留的$1,000外,就會再加上剛剛結束定期存款的$1,010.29,以總計$2,017.29去鈙做第四次三個月的定期存款。所以3月1號和4月1號都用$2,017.29去來個新的3個月定存,如此類推。

直至8月1號,即第十期時,就不能夠再繼續進行三個月定期存款,要改為兩個月定期存款──因為我們的目標是10月15號時前進行提款支付保費嘛。8月1號的兩個月定存就會在9月30號到期,到期時將本金利息一併撥入活期存款。

同理,9月1號的一筆新舊混合的資金,亦不能夠再繼續鈙做三個月或者兩個月的定存,須改為一個月定期,至月尾9月30號期滿,本息全數撥入活期存款。

最後是10月1號的第12期$1007.24,就可能加上在活期賬戶出現、先前兩份剛剛到期的兩個月同一個月定期存款,再做連續兩次一星期定存至14號期滿,或在存在活期戶口中至15號進行供款。

這樣以持續加供款和善用高息定存的複利率,就可以有效以以一年12期每月保費供款方式,釀造更多利息和得到更高保費供款折扣。

戴頭盔免責聲明:不同銀行對定期存款中「一個月」的定義可能有所不同,其中「三個月」亦有可能代表90天或者91天。所以定存到期和續期的日期順序未必能夠像文中/表中的一樣超級完美。本篇圖文的流水操作純屬概念供參考,最後產生的乎息對大家所選用的銀行,它們對定存期的定義、定存活期續期的安排,以及包括當時銀行存款利率和其計算方法等,可能會對最終結果有所影響。